世界热头条丨前传 钢琴与小提琴
江洲市儿童医院的某个产房内,柯韦出生了。
他的背景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家里几代都是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经济情况也十分喜人,母亲是知名公司的经理,家里的许多亲戚都在外地有着自己的事业,因此他一直在一个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环境中生活。
似乎是天公顺势而为,柯韦从小便展示了他惊人的才华,不仅文化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在艺术领域也有着极大的天赋,油画,钢琴,书法样样精通,性格也十分温柔,长相也算是百里挑一,总之,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柯韦都是一个完美的人。
(资料图)
在六岁时,柯韦升入了小学,并遇见了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人:程明。
程明家庭背景很一般,住在全市条件最差的小区里,父母都是乡下来的农民工,程明不仅很少有新衣服穿,而且就连学费都是四处借钱凑齐的。
虽然只是小学生,但大多数人都不大喜欢与程明交往,可能是因为她的文具盒总是破破烂烂的,也可能是因为不喜欢她花钱精打细算的作风,总之,因为种种原因,程明在学校里永远是形单影只的。柯韦生性善良,这些事情他都看在眼里,因此他有时会从家里带一点面包,牛奶之类的食物送给程明。她虽然有时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但是看到柯韦真诚友好的眼神,她总是默默接下。
几个月后,柯韦慢慢成为了她唯一算得上是朋友的朋友,总是一起上下学,一起吃午饭,一起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尽管学校里有许多人跟风起哄,说这是在“早恋”,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能有什么心思呢?因此老师也不多加理会。
似乎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影响,程明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与同学交流她的想法,学习也变得上进了起来,甚至还尝试着学习一些乐器。
“柯韦,你说我适合学什么样的乐器呀?”
“不知道欸,但是我觉得你不管学什么都能学得很好呢!”
“其实我也想像你一样学钢琴,但是我家里太穷了,买不起钢琴也报不起钢琴班……要不我还是学笛子吧,很便宜,不用花什么钱。”
“你真的想学笛子吗?”
柯韦从她的眼神中看出来,她的真心似乎并不在此。她的眼神总是游离在货架旁的小提琴处,无声地诉说着她的期许。
“如果你真心想学小提琴的话,或许我可以送你一把。”
几天后,程明提着一把装有小提琴的袋子从琴行中走了出来,伴随的是柯韦无暇的微笑。事实上,当柯韦和家里说起这件事时,他的父母都感到十分欣慰,他们为儿子的善良感到自豪,而且一把小提琴对于他们来说也实在算不上什么。
“钢琴和小提琴,还真是绝配呢!”
“……”
自此以后,他们总是在放学后一起学自己喜欢的曲子,并尝试合奏。为了记录他们的进步,柯韦的母亲给他买了一个录音机,希望柯韦可以录下来给家里人听。每次看到他们演奏水平的进步,所有人都会表现出由衷的赞许,这些都给予了柯韦莫大的自信与勇气。后来在某年的六一庆典上,他们一起演奏了一曲《春天在哪里》,很好地展示了小学生应有的朝气与稚嫩,广受师生好评。
除了音乐之外,两人还有很多其他聊不完的话题。从文学到逻辑,从抽象到具体,他们在所有领域似乎都很投缘。
“听说了吗,最近我们国家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了很大突破呢!”
在当时,科学的浪潮在全国各地都已经掀起,许多专业名词已经成为了日常词汇走入了平常百姓家中,小学也不例外。
“感觉核学真是神奇!只要那一点原料,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能量呢!”
“但是之前很多的核事故还是很让人担心……”
“可是一个技术要进步的话,事故是难免的啊……”
“这倒也是。柯韦,你以后想从事科研吗?”
“这对我来说还是太早了啊,我现在都完全不知道我以后该干什么呢!其实我很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我又对数学很感兴趣,或者去世界各地走走也很不错……”
“不愧是柯韦啊,不经意间说了很多让人很羡慕的话呢!”程明笑着打趣道。
“哪有,哪有,我相信你以后也可以做到这些的。”
“柯韦,”程明拿起一份报纸,说到:“你看,专家分析,我们这也很适合发展核事业呢,靠海利于冷却机器,工业发达,劳动力充足,还有大量的原料……”
“最近都是这些新闻啊……听说最近国际形势很紧张呢。”
“柯韦,”程明突然停下来,抓住他的手,眼睛直勾勾地对视,问道:“如果真的发动战争了,那我们还能见面吗?”
“我相信可以的!”他一向如此乐观。
……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在柯韦的督促下,程明的学习成绩也没有落下。最后,在小升初考试中,他们考进了同一所中学,维持着原有的友谊。
一如既往地,这几年的回忆成为了支撑日后柯韦继续走下去的精神良药,以前都按着计划走下去,但是就在中考的前不久,一扇虚掩的房门打乱了柯韦与程明的整个人生。
那几天,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学习生活,但是程明却突然变得很奇怪,总是时不时提到自己的家世,语间不禁流露出几丝羡慕与自哀。这很反常,虽然之前程明也对自己的出身不满,但绝对不会表现出来,因为这会让柯韦感到浑身的不自在。“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柯韦如是想到。
那几日,柯韦总是有一种被注视的感觉,或者那并不是注视着他,而是程明。种种异象,让柯韦心中不免泛起阵阵忧虑的涟漪。
而最终这些涟涟漪聚成了大浪。
不可避免地,在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那条像往常一样的回家的路,成为了柯韦的不归路。
“同学你好,请问你看到程明去哪了吗?”
“不知道,她今天下午上了一节课就被叫走了,到现在都没回来。”
“她是生病了吗?”
“不知道,应该……不是吧。”
“哦……好的,谢谢同学。”
柯韦站在程明所在班级的门口,而她却不像往日一样在座位上等他。
如果是平日的话,柯韦可能并不在意,只是以为有什么事来不了了,毕竟以前也偶有如此事件发生,但那些涟漪已经把他推向了猜忌的终点。
他决定去她家看一看。
为了防止误会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柯韦在路上买了一些水果,这样万一只是一些小事就说是以为她生病了代表班里面的同学送点东西,问候一下。
“真希望只是我自作多情啊。”
终于到了程明的家门口。虽然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路程,但柯韦却感觉走了一个世纪。令他感到诧异的是,门居然是虚掩着的,里面传来几个中年男子谈话的声音,柯韦忍不住地把耳朵靠在门边偷听。
“哈哈,是是是……还得是您大气啊!我们几个都是乡下来的,没见过什么世面,但老板您这样的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啊!”
“哪里哪里……也是感谢你们愿意割舍令爱……”
割舍?令爱?柯韦全身的细胞都紧绷起来。
“那就这么说,二十万好吧!等她毕业了我就来交钱,啊,行吧!”
“没问题没问题!”
房间里传来了碰杯的声响与爽朗的笑声。夹杂着一丝丝微弱得不能在微弱的哭泣声。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铺垫,但眼前的景象依然令他几乎无法思考。但是他还是压抑下了心中的冲动,轻敲了一下屋门。
“谁!?”
“啊……那个……叔叔们你们好,请问程明在吗?”
“不在!她这几天都不在!”
但是来自那个紧锁的房间里传来了捶打房门的声音。
“那……房间里面的那个人是谁?”
“把他扔出去!”一个带着口罩的男子用手猛敲一下桌子,大声喝到。此时,一个比较高大的壮汉缓缓向柯韦走了过来。
“你们……我!”
一向温文尔雅的柯韦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从手中的塑料袋中掏出一个苹果砸了过去。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也可能是因为柯韦并不擅长投掷,苹果不出意外地飞偏了,更糟糕的是,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客厅里的众人。
来不及思考了!柯韦把塑料袋向前一砸,伸手摸向身后的餐桌,突然,他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
那是一把水果刀。
那时自己究竟有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把水果刀,柯韦已经不记得了。一瞬间,他拿着那把刀向前挥砍过去。至于之后发生的事,总是像一团乱麻在柯韦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真是像梦一样啊。
事实证明,柯韦的猜想并没有错,他也成功从某种角度上救下了程明。但是法码的另一端,是他的余生。
幸好那个年代未成年人保护法依然存在,且柯韦的行为也算是某种“见义勇为”,柯韦并没有被判刑,但是对于柯韦来说,这没有什么区别。
柯韦在少年犯管教所中错过了中考。
后来,他听说程明考得很好,考入了本校的高中部,也是全市最好的高中:江洲市第四中学高中部。只可惜他不能再陪伴在她身边了。
从少管所出来后,柯韦没有再选择继续读书,而是四处寻找兼职,希望能自力更生,他也不想靠着家里的饭碗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他也想过去读高中,但背负着一个杀人犯的名声,哪个高中愿意接纳他呢?
这两年来,他当过保安,当过仓管,当过建筑工人,当过苦力,也捡过垃圾。他也总是问过自己:这一切真的值得吗?但是看到四中门口段考光荣榜上那个铭刻在他记忆里的名字,他便感觉一切都值得。他也想过见见程明,但是为了她的声誉,他决定避而不见。
他现在唯一的娱乐活动,恐怕就是听着录音机里的音乐为他们曾经的曲目伴奏了。
这种人生,还真是梦一样啊,痛苦而又没有尽头。如果能快点结束这个梦就好了。
突然,他看见了头。
那是程明上高三的那一年,当柯韦下完班后坐在四中门口发呆时,一个人找上了他。
“你好,我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同时会给予你丰厚的回报,但是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危及性命,你愿意吗?”
“为什么找我?”
“因为你很聪明。”
“我?聪明?”
“这点我们深信不疑,你的事迹我们都是知道的。你之前在正规机构做过一些智商测试,我们这里都有你的数据。而且您最近很缺钱,对吧?”
“好吧,多少?”
那人凑在他耳边,悄悄地说出了一个数字。
“把这些钱留给我的家人吧。”
“好。请和我走。”那人指了指路边的黑色面包车,并带着他走了过去。
武装部?还是什么……柯韦看着车上的标志,进行着最后的思考。
关键词: